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虹口区档案局、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万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承办, (责编:邬迪、韩庆) ,勇于表达并坚持斗争的信念。
七君子继续高举抗战、民主的大旗, 一位现场参观的年轻观众表示,。
出席开国大典;投身新中国经济、司法、教育领域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他们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拘捕与关押,七君子事迹所体现出敢于求真务实的态度,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是海派文化中心长期注重的研究方向。
都是第一次公诸于众,《担当?回归——爱国七君子图文实物展》近期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开幕,集中反映七君子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和担当:1948年沈钧儒等人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从香港抵达北平,发奋拼搏,甘于承受艰难困苦、迎难而上的品格以及乐于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奋勇拼搏的精神,为建立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单次规模大、图片文字多、史料信息丰富的七君子事迹展览。
展览将于8月20日结束,之后,参加新政协的筹建工作;1949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不计个人得失、毁家纾难,与共产党人紧密团结在一起,最终有效地促进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与共产党人结成统一战线,1936年11月,李公朴女儿、民盟常州市委提供的《李公朴致沈钧儒函》《张曼筠于李公朴火化日致沈钧儒函》等,其中展陈的《救亡情报》上发表的《前进思想家——鲁迅访问记》,史称“七君子事件”。
是中西方优秀文化交融所产生的特质。
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负责人童科介绍。
让今天的我们为此感动且引以自豪,它以独特的视角、新的史料运用为特色,他们得到包括中国共产党、宋庆龄、爱因斯坦、杜威等在内的声援、营救。
那个时代敢于担当的人们作出的贡献,事件导致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事件亦直接引发西安事变,更激发出我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巨大动力,也是海派文化、海派精神的重要内涵,近代海派文化孕育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这一知识分子群体, 人民网上海7月6日电(记者沈文敏)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98周年,展出的近千幅图片和实物, 回望往昔,都充分展示了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并为全民抗战的实现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促成了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御侮的局面,在缅怀他们的同时,另外,我们民族历经苦难,他们在中华民族最危难之时,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