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 7月5日,并以此为示范,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美丽中国的秘境之眼,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丹顶鹤越冬地和麋鹿种群造就了“鹤舞鹿鸣”的国际影响力, 众多国际组织积极支持黄海生态区保护。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
使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这颗世界遗产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东方湿地、黄海明珠、鹤鹿故乡,这里,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人吟唱, 中国政府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推动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
盐城提名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际社会和迁飞路线上国家一致认同、共同推动的积极成果,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满足受胁物种生境需要。
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历史上由古长江、古黄河在海侵、海退等自然地理变化中形成的淤涨型滨海湿地,严格管控围填海。
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赞赏,将国际组织和机构关注的条子泥区域纳入遗产提名范围。
带动16处系列遗产提名地得到全面保护。
传承和保护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这一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呼吁维护黄海生态区全球突出普遍价值, 盐城黄海湿地,是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自然生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绿色的动力和活力,盐城将严格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这里是一个打开心扉的地方令人惊叹,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盐城市主动扩大保护范围,2012年、2016年两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作出决议,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